一、概述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都受累形成肺结核最为常见。排菌患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基本病理特征为渗出、干酪样坏死及其他增殖性组织反应。可形成空洞,除少数起病急骤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表现为低热、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与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及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结核病的传染源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发生结核杆菌传播取决于传染源的排菌情况:
1.肺结核病变进展,形成空洞的患者痰巾含有大量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1ml痰液中含菌量为1000~10000,其痰涂片阳性率为40%~50%。
2.患者咳嗽、喷嚏或大声说话时都能产生飞沫,咳嗽是肺结核病人产生飞沫的主要方式。
3.传染源排出的飞沫可吸入人体末梢支气管内。
4.传染源周围人群与传染源接触越密切,受感染的机会越多,涂片阳性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明显高于偶尔接触者。
5.与传染源病人同处于空气不流通的室内的密切接触者受结核感染的可能性增大。
(二)传播途径 结核分枝杆菌从病人体内排出,可通过以下途径进入新的机体:
1.飞沫传染,指人在咳嗽、喷嚏(喷嚏时一次可喷出1万~4万个飞沫)或说话时向空气中排出大量飞沫。
2.结核分枝杆菌可随尘埃飞扬在空气中,被人们吸入后也可以发生感染和发病。
3.结核病的消化道传染多由饮用未经消毒的患结核病牛牛乳引起。
(三)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1.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自然免疫为先天免疫力,是非特异性的。接种卡介苗(BCG)或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的获得免疫为后天性免疫力,具有特异性。
2.健康人吸入结核分枝杆菌后,形成原发病灶发生结核病。
3.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可因具有免疫力而不发展成结核病,但在人体免疗功能降低,成患麻疹、糖尿病、砂肺、艾滋病及其他慢性疾病营养不良或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易发病或使原先稳定的病灶重新活动。
以下主要介绍肺结核。
三、临床表现
(一)症状
1.多数起病缓慢,早期部分病人可无明显症状。
2.咳嗽、咳痰(一般2~3周)。
3.血痰或咯血。
4.盗汗,疲乏,间断或持续午后低热,背部酸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
5.女性病人可伴有月经失调或闭经。
6.部分病人可有反复发作的伤风、感冒。
7.儿童还可表现发育迟缓等。
少数病人起病急剧,特别是在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干酪性肺炎以及结核性胸膜炎时,多伴有中高度发热、胸痛和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等。
(二)体征
1.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
2.当病变为大叶性干酪性肺炎时,局部叩浊音,听诊可闻及管状呼吸音,有空洞合并感染或合并支气管扩张时,可闻及干或湿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