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有的发生定殖,有的造成感染。定殖是指病原体附着于人体皮肤或黏膜表面,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感染是病原体进入易感宿主体内复制或生长发育的过程。

1.潜伏期 是指从病原体侵入宿主到宿主出现临床表现的间隔期。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感染病原体后的潜伏期不尽相同。在全人群中,疾病的潜伏期近似于正态分(图1)。

图1传染病潜伏期分布图

疾病的潜伏期可用于制定监测或病例搜索的病例定义、推断可疑暴露时间、确定检疫期限、判断疫情终止等。实践中,通常用宿主暴露于病原体与临床发病之间的间隔来测量潜伏期。

2.潜隐期 是指病原体侵入宿主到该宿主可以排出新的病原体的间隔期。潜隐期可用于明确病例传染期的开始时机,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感染控制措施等。若某种传染病的潜隐期小于潜伏期,即在疾病仍处于潜伏期过程时,感染宿主已具备排出病原体的能力,存在传播病原体的可能,该类传染病仅对临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不能有效控制病原体在人群中的传播,应同时考虑采取对暴露者实施检疫措施。

3.传染期 是指感染宿主可以持续传播病原体的时期。积极治疗病人,通过清除患者体内病原体,可以缩短患者的传染期。

传染病的感染与疾病过程示意图(图2)。

图2 传染病的潜伏期,潜隐期和传染期示意图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
136 8831 4070
售前咨询
189 0819 9416

地址:成都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28号C座1007

座机:028-8603 3376      售前:136 8831 4070,189 0819 9416     售后:138 8097 6133

邮箱:31530998@qq.com     网址:https://www.songhu.cn

微信咨询
Copyright © 2017-2024 成都松虎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9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