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预防策略与措施;二是疾病监测。
一、三级预防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策略与措施是分级预防。它是根据目前对疾病病因的认识、机体的调节功能和代偿状况,以及对疾病自然史的了解来进行。在疾病自然史的每一阶段都可以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或恶化。预防工作可根据疾病自然史相应地分为三级预防。
(一)第一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亦称病因预防,这是最积极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措施如下:
1.针对机体的预防措施
增强机体抵抗力,戒除不良嗜好等。一级预防适用于社区内的健康人群,采取的主要手段是向群众进行不间断的健康教育,对不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开展群众性的健康促进活动。例如,通过健康教育让人们深入了解吸烟和长期饮酒对健康的危害,开展戒烟竞赛活动,让更多的人参加到戒烟限酒的队伍中来,告诉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好处,鼓励居民多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多食蔬菜、水果,减少肉类、蛋类等脂肪饮食的比例,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等等。通过上述这些措施的落实,从整体上提高群众的自我防病意识和自我防病能力。简而言之,一级预防就是通过各种可能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防患于未然,是对抗慢性病的第一道防线。
2.针对环境的预防措施
对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做好预防工作。
3.对社会及其他致病因素的预防
对心理致病因素做好预防工作,不良的心理因素可以引起许多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癌症、哮喘等。对遗传致病因素做好预防工作,加强优生优育和围户期保健工作,防止近亲或不恰当的婚配。
(二)第二级预防
第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的主要措施。慢性病常是多病因的,而且病因不明者居多,因此要完全做到一级预防是不可能的。但由于慢性病的发生大都是致病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因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并加以早治疗是可行的。
为保证“三早”措施的落实,可根据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参照费用一效益或效果分析结果,选用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以及设立专门的防治机构等不同方法来实现。对于慢性病,“三早”预防的根本办法是做好宣传和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断、治疗水平。通过普查、筛检和定期健康检查,以及群众的自我监护,及早发现疾病初期(亚临床型)患者,并使之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由于慢性病常是经过致病因素长期作用后引起的,给“三早”预防带来一定困难。
普查是早期全面发现疾病的方法,但普查工作不宜广泛应用,因为在短时期内需要集中大量人力、物力。为了简化普查工作,也可采用筛检的方法,以简单的检测方法选出重点的检查对象,然后对有阳性结果者再做详细诊断。如糖尿病的筛检,可先用尿糖试纸检查,尿糖试纸阳性者再做血糖检查,以便确诊糖尿病。除了普查和筛检方法外,还可采用重点登记的方法,如防治高血压、脑血管病和冠心病时,重点放在登记脑卒中和急性心肌梗死两种疾病上,以此来反映和判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并作为制订该病防治计划和评定防治效果的依据。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使群众了解和重视疾病的早期表现,对实现“三早”预防至关重要。可向群众宣传癌前期病变(本身不是癌,但有可能成为癌的一些病变),通过群众的自我检查达到早期发现某些肿瘤的目的。例如,可以向群众传授有关乳腺癌的防治知识,通过乳房自检来实现早期发现乳腺癌的目的。同时,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癌前病变,注意其变化,并及早对其进行治疗。常见的癌前期病变包括黏膜白斑、皮肤慢性溃疡、瘘管、黑痣等,肠管、食管、胃、子宫颈的息肉,宫颈糜烂、外翻,以及萎缩性胃炎等。许多人正处于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病初期,而自己尚未察觉,如果不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势必会延误病情,进而发展成严重的并发症,如脑卒中、冠心病、心机梗死、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心脑血管病等。患了高血压和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时地控制血压和血糖,如果能做到长期的、及时的控制,其寿命和生活质重就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目前我国的高血压、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都很低,这为开展群众性的慢性病防治活动带来了不少的困难,提升了预防的难度,因此,要不断提高群众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有些遗传病的预防,在当前基本属于第二级预防的范畴。除了通过遗传咨询,宣传不近亲结婚等第一级预防措施之外,还可进行产前检查。染色体异常和隐性致病基因携带者应早期做出诊断,进而终止妊娠,避免有遗传病的患儿出生。这些属于第二级预防措施。
(三)第三级预防
第三级预防主要是针对患者来说的,是对疾病进入后期阶段的预防措施,此时机体对疾病已失去调节代偿能力,将出现伤残或死亡的结局。此时应采取对症治疗,减少疾病的不良反应,防止复发转移,减少患者痛苦、延长生命,并实施各种康复工作,力求使患者病而不残,残而不废,促进其康复。即通过积极正确的治疗措施,最大限度地延缓和减少慢性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有些并发症甚至可以治愈,使患者功能恢复正常。而对于那些中晚期的并发症患者,经过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已丧失劳动力或伤残者,通过康复治疗,促进其身心方面早日康复,使其恢复劳动力,争取病而不残或残而不废,保存其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能力。康复治疗的措施包括功能康复和心理康复、社会康复和职业康复等。
二、疾病监测
疾病监测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疾病监测定义强调只有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资料,才能发现疾病的分布规律、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也强调了信息的利用和反馈。这说明疾病监测只是一种手段和方法,其最终目的是为控制疾病服务。